肿瘤患者癌痛、失眠、乏力等不适症状,中医护理有妙招!

发布日期:2023-11-13

随着现代肿瘤学科飞速发展,中医对恶性肿瘤认识更加深入,在与西医并肩作战的过程中,提出许多有效、详细的方法和技术。中医护理是我国独有的护理学科,在现代中西医结合肿瘤护理方面愈来愈彰显优势,为促进人类健康,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命质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png


202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习近平主席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并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也将“推动中医护理发展”作为主要任务,要求积极开展辩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持续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创新中医护理服务模式,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医护理适宜操作技术简介
0555.png
066.png

2.png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它与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
0555.png
066.png

3.png


09.gif

恶心呕吐

CINV(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是多数抗肿瘤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不辅助止吐治疗,其发生率高达70-80%,临床主要通过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联合地塞米松抑制呕吐,但仍有30%~50%的患者干预无效。此症状易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及体重减轻,更是患者畏惧化疗、生活质量下降和依从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4.jpg 

中医认为CINV可归类为“呕吐”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胃气上逆,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相关,治疗上当以降逆和胃为大法。


穴位贴敷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的中医外治法,医生选用具有“和胃降逆”效果的中药、并配以生姜汁调制,根据相关脏腑、经络理论辨证穴位,经表皮给药,药性循经直达病所、刺激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不仅能有效缓解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问题,还能调节机体内外环境,增加化疗患者机体耐受力等;且药物不经过肝脏及消化道吸收,无肝脏代谢负担,也避免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09.gif

肺癌所致咳嗽、咳痰

肺癌,是当前最为多见的肺部恶性肿瘤,而咳嗽是肺癌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在肺癌早期,约有60%-80%的患者出现咳嗽症状。


中医认为,肺癌可归属于中医学“咳嗽、胸痛、咯血”等范畴,肺、脾、肾三脏是咳嗽的主要病变所在。针灸治疗咳嗽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玉龙赋》中有“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刺”,其中太渊为肺之原穴,是肺脏真气所注之穴,同时在五行中属土,既可调理肺气,又有培土生金之意。列缺为肺经络穴,又是通于任脉的八脉交会穴,针刺列缺穴可宣肺散邪,宽胸利咽。

5.png

肺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所以针刺肺俞穴可激发太阳膀胱经经气,从而固护卫气。作为背俞穴,肺俞和脾俞是脏腑经气直接输注于腰背部的经穴,可直接治疗其对应脏腑的病证。故通过针刺肺俞、脾俞,可以促进脾之运化,肺之宣肃,共达止咳之效。


 6.png

注意:敷贴期间皮肤状况,饮食清淡,皮肤疾病、水肿者禁用


除了穴位敷贴,还可以采用耳穴贴压、艾灸、平衡火罐、经穴推拿等疗法来应对咳嗽、咳痰。


7.png

789.png



09.gif

癌性疼痛

据WHO统计,每天约有400万肿瘤患者忍受疼痛的折磨,约50%~80%患者的疼痛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中医学将肿瘤所致的疼痛称为“癌瘤痛”,其病因主要包括六淫邪毒、七情内伤、饮食不节与正气亏虚,而气滞血瘀、痰湿蕴结、癌毒内蕴是癌痛的基本病机。 


442.jpg

698.png
中医疗法:艾灸

Ai jiu

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治疗目的。艾灸具有温经散赛、疏通经络、活血祛瘀、扶阳固脱、温中补虚的作用,对于癌痛患者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没有针刺的痛感,临床中较容易被患者接受。


698.png
中医疗法:腕踝针

Wan huai zhen

这是一种皮下浅刺法,通过刺激皮部,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止痛效果。具有镇痛范围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特点,并且腕踝针进针及留针全过程均要求无痛,无针感,对机体属非伤害性刺激,避免了患者进行传统针刺的痛苦和恐惧,易被患者接受。

991.png


aaa.gif

肿瘤相关性失眠

肿瘤相关性失眠是肿瘤患者第二大常见症状,病程常迁延不愈,并且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2倍,主要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着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或多梦、醒后疲乏等。


320.png


失眠归属于中医学的“不寐”,不寐的病因错综复杂,核心病机在于阴阳失调,可以采用中药足浴+穴位按摩、艾灸、五音疗法。


698.png
中药足浴+穴位按摩

Zu yu / An mo

睡眠足浴方:艾叶、当归、桂枝、千姜各30g,可以理气益血,补心安神,温经通络。

穴位按摩:涌泉穴、照海、三阴交等穴。


698.png
五音疗法

Wu yin liao fa

中国古医籍中有“五音疾疗”的记载,其指出五音与五脏、五志、五行是对应的,通过聆听对应的音乐促进全身机体的内收,利于入睡,缓解疲劳。

854.png


698.png
艾灸

Ai jiu

取穴:主穴——百会和涌泉穴,配穴辨证而取,如心脾两虚者加心俞(双)、脾俞(双)、肾俞(双);气阴两虚者可选取关元、足三里(双)、脾俞(双)、肾俞(双)

156.jpg
853.jpg



09.gif

癌因性疲乏

本质是一种主观感受,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症状之一,是癌症及癌症治疗相关最痛苦的症状,发生率高达50%~90%,已经出现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CRF(癌因性疲乏)发生率超过75%。


癌因性疲乏属“虚劳”的范畴,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在中医上,可以使用推拿按摩、足浴、艾灸、耳穴贴压、情志疗法等方法治疗。

421.jpg

0555.png

便秘

便秘发生率为23%~92%,会降低癌症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带来心理压力,且增加医疗费用。

64.jpg

便秘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寒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病后体虚,阴阳气血不足等。本病病位在大肠,并与脾胃肺肝肾密切相关。可以采用耳穴压豆、穴位按摩、穴位贴敷等中医疗法。


 721.jpg

便秘取穴


003.png

腹泻

肿瘤患者腹泻可能是由于肿瘤本身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放化疗、靶向药的副作用所致,发生率为20%~30%,其中以服用氟尿嘧啶类和伊立替康药物的患者发生率最高,可达 80%。会增加住院费用,加重患者心理负担,降低肿瘤的治疗效果。

722.jpg

《医宗必读》有说:无湿不成泻”,肿瘤患者腹泻的基本病机变化为脾病与湿盛,致肠道功能失司而发生泄泻,病位在肠,主病之脏属脾,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可以采用耳穴压豆、中药贴敷、石榴皮蜜茶等疗法。


003.png

癌因性发热

癌因性发热一般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热型多为弛张热或不规则热,较顽固。本病病因病机比较复杂,且久病往往可由实转虚,由轻转重,故虚实兼夹之证较为多见。


肿瘤患者发热,说明体内环境比较差,要改善发热情况要从患者自身内部做起。中医在治疗肿瘤方面是尤其注重这一点的。癌因性发热临床特征多样,如阴虚发热、气虚发热、气郁发热、湿郁发热、热毒炽盛等,需要因病施策,在此不展开细说。


79.png


003.png

肿瘤相关性抑郁

中医称抑郁症为“郁证”,主因为情志失调、脏腑失调。肿瘤病人大多情绪焦躁、抑郁失眠、乏力气短及进食不佳等情况,引入五音疗法,开展有针对性的音乐干预及辅助治疗,为患者舒缓心情,并起到一定平衡脏腑功能的功能。


五音疗法根据五行生克理论对人体进行调节,从汉到清一直运用于临床实践。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深入探寻,中医音乐疗法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逐渐形成理论和操作体系,并发展成为新的研究领域。


37.jpg

003.png
五音疗法

Wu yin liao fa

宫调式—do 悠扬沉静,醇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对应乐曲《春江花月夜》《月光奏鸣曲》《秋湖月夜》。

商调式—Re 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对应乐曲《嘎达梅林》《悲怆》《寒江残雪》。

角调式—mi 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具有木的特性,可入肝,对应乐曲《江南好》《江南竹丝乐》。

徵调式—so 热烈欢快、活泼轻松,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对应乐曲《步步高》《狂欢》《金色狂舞曲》。

羽调式—la 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对应乐曲《梁祝》《二泉映月》《江河水》。


003.png

口腔炎

癌症化疗药物治疗相关的口腔黏膜炎,是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之一。高剂量化疗或持续化疗,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更高,属中医学的“口疮”“口糜”发病机制“正虚邪盛”。


中医可从生活起居、运动保健以及饮食、情志护理等方面开展治疗。



698.png



总之,肿瘤患者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可明显减轻肿瘤症状,促进患者的身心状态调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模式,能起到良好的标本兼治效果,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指导专家















215.png

肿瘤外科护士长、主管护师 郭含芳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护士

广东省伤口造口专科护士

广州市护理学会造口伤口分会常委

广东省护理学会伤口造口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广东肿瘤热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癌性伤口、淋巴水肿、压力性损伤等慢性伤口处理;PICC置管与维护;平衡火罐、温通刮痧、耳穴刮痧、督灸、艾灸、杵针等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关注我们 及时了解更多癌症资讯
*
*
*
关于调整我院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医保结算标准的公告 根据《广州市医疗保障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广州地区非公立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医保结算标准的通知》规定,从2023年6月1日起,我院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执行广州地区三级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即:停用原执行的“2015年版省定价目录”,改用“2021年版广州市定价目录”,新目录的诊疗项目更全面,对参保的人保障范围更广。具体的项目及价格查询可咨询我院工作人员。 特此公告。 疫苗预约请搜索关注“广州皇家丽肿瘤医院”官方公众号,进入小程序预约。我院HPV疫苗,定期在每周一上午10:00,皇家丽官方小程序放号(含九价、四价),可自行预约单针。 咨询电话:400-0086-222
确定
通知
随着现代肿瘤学科飞速发展,中医对恶性肿瘤认识更加深入,在与西医并肩作战的过程中,提出许多有效、详细的方法和技术。中医护理是我国独有的护理学科,在现代中西医结合肿瘤护理方面愈来愈彰显优势,为促进人类健康,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命质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png


202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习近平主席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并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也将“推动中医护理发展”作为主要任务,要求积极开展辩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持续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创新中医护理服务模式,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医护理适宜操作技术简介
0555.png
066.png

2.png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它与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
0555.png
066.png

3.png


09.gif

恶心呕吐

CINV(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是多数抗肿瘤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不辅助止吐治疗,其发生率高达70-80%,临床主要通过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联合地塞米松抑制呕吐,但仍有30%~50%的患者干预无效。此症状易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及体重减轻,更是患者畏惧化疗、生活质量下降和依从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4.jpg 

中医认为CINV可归类为“呕吐”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胃气上逆,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相关,治疗上当以降逆和胃为大法。


穴位贴敷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的中医外治法,医生选用具有“和胃降逆”效果的中药、并配以生姜汁调制,根据相关脏腑、经络理论辨证穴位,经表皮给药,药性循经直达病所、刺激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不仅能有效缓解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问题,还能调节机体内外环境,增加化疗患者机体耐受力等;且药物不经过肝脏及消化道吸收,无肝脏代谢负担,也避免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09.gif

肺癌所致咳嗽、咳痰

肺癌,是当前最为多见的肺部恶性肿瘤,而咳嗽是肺癌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在肺癌早期,约有60%-80%的患者出现咳嗽症状。


中医认为,肺癌可归属于中医学“咳嗽、胸痛、咯血”等范畴,肺、脾、肾三脏是咳嗽的主要病变所在。针灸治疗咳嗽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玉龙赋》中有“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刺”,其中太渊为肺之原穴,是肺脏真气所注之穴,同时在五行中属土,既可调理肺气,又有培土生金之意。列缺为肺经络穴,又是通于任脉的八脉交会穴,针刺列缺穴可宣肺散邪,宽胸利咽。

5.png

肺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所以针刺肺俞穴可激发太阳膀胱经经气,从而固护卫气。作为背俞穴,肺俞和脾俞是脏腑经气直接输注于腰背部的经穴,可直接治疗其对应脏腑的病证。故通过针刺肺俞、脾俞,可以促进脾之运化,肺之宣肃,共达止咳之效。


 6.png

注意:敷贴期间皮肤状况,饮食清淡,皮肤疾病、水肿者禁用


除了穴位敷贴,还可以采用耳穴贴压、艾灸、平衡火罐、经穴推拿等疗法来应对咳嗽、咳痰。


7.png

789.png



09.gif

癌性疼痛

据WHO统计,每天约有400万肿瘤患者忍受疼痛的折磨,约50%~80%患者的疼痛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中医学将肿瘤所致的疼痛称为“癌瘤痛”,其病因主要包括六淫邪毒、七情内伤、饮食不节与正气亏虚,而气滞血瘀、痰湿蕴结、癌毒内蕴是癌痛的基本病机。 


442.jpg

698.png
中医疗法:艾灸

Ai jiu

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治疗目的。艾灸具有温经散赛、疏通经络、活血祛瘀、扶阳固脱、温中补虚的作用,对于癌痛患者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没有针刺的痛感,临床中较容易被患者接受。


698.png
中医疗法:腕踝针

Wan huai zhen

这是一种皮下浅刺法,通过刺激皮部,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止痛效果。具有镇痛范围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特点,并且腕踝针进针及留针全过程均要求无痛,无针感,对机体属非伤害性刺激,避免了患者进行传统针刺的痛苦和恐惧,易被患者接受。

991.png


aaa.gif

肿瘤相关性失眠

肿瘤相关性失眠是肿瘤患者第二大常见症状,病程常迁延不愈,并且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2倍,主要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着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或多梦、醒后疲乏等。


320.png


失眠归属于中医学的“不寐”,不寐的病因错综复杂,核心病机在于阴阳失调,可以采用中药足浴+穴位按摩、艾灸、五音疗法。


698.png
中药足浴+穴位按摩

Zu yu / An mo

睡眠足浴方:艾叶、当归、桂枝、千姜各30g,可以理气益血,补心安神,温经通络。

穴位按摩:涌泉穴、照海、三阴交等穴。


698.png
五音疗法

Wu yin liao fa

中国古医籍中有“五音疾疗”的记载,其指出五音与五脏、五志、五行是对应的,通过聆听对应的音乐促进全身机体的内收,利于入睡,缓解疲劳。

854.png


698.png
艾灸

Ai jiu

取穴:主穴——百会和涌泉穴,配穴辨证而取,如心脾两虚者加心俞(双)、脾俞(双)、肾俞(双);气阴两虚者可选取关元、足三里(双)、脾俞(双)、肾俞(双)

156.jpg
853.jpg



09.gif

癌因性疲乏

本质是一种主观感受,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症状之一,是癌症及癌症治疗相关最痛苦的症状,发生率高达50%~90%,已经出现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CRF(癌因性疲乏)发生率超过75%。


癌因性疲乏属“虚劳”的范畴,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在中医上,可以使用推拿按摩、足浴、艾灸、耳穴贴压、情志疗法等方法治疗。

421.jpg

0555.png

便秘

便秘发生率为23%~92%,会降低癌症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带来心理压力,且增加医疗费用。

64.jpg

便秘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寒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病后体虚,阴阳气血不足等。本病病位在大肠,并与脾胃肺肝肾密切相关。可以采用耳穴压豆、穴位按摩、穴位贴敷等中医疗法。


 721.jpg

便秘取穴


003.png

腹泻

肿瘤患者腹泻可能是由于肿瘤本身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放化疗、靶向药的副作用所致,发生率为20%~30%,其中以服用氟尿嘧啶类和伊立替康药物的患者发生率最高,可达 80%。会增加住院费用,加重患者心理负担,降低肿瘤的治疗效果。

722.jpg

《医宗必读》有说:无湿不成泻”,肿瘤患者腹泻的基本病机变化为脾病与湿盛,致肠道功能失司而发生泄泻,病位在肠,主病之脏属脾,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可以采用耳穴压豆、中药贴敷、石榴皮蜜茶等疗法。


003.png

癌因性发热

癌因性发热一般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热型多为弛张热或不规则热,较顽固。本病病因病机比较复杂,且久病往往可由实转虚,由轻转重,故虚实兼夹之证较为多见。


肿瘤患者发热,说明体内环境比较差,要改善发热情况要从患者自身内部做起。中医在治疗肿瘤方面是尤其注重这一点的。癌因性发热临床特征多样,如阴虚发热、气虚发热、气郁发热、湿郁发热、热毒炽盛等,需要因病施策,在此不展开细说。


79.png


003.png

肿瘤相关性抑郁

中医称抑郁症为“郁证”,主因为情志失调、脏腑失调。肿瘤病人大多情绪焦躁、抑郁失眠、乏力气短及进食不佳等情况,引入五音疗法,开展有针对性的音乐干预及辅助治疗,为患者舒缓心情,并起到一定平衡脏腑功能的功能。


五音疗法根据五行生克理论对人体进行调节,从汉到清一直运用于临床实践。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深入探寻,中医音乐疗法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逐渐形成理论和操作体系,并发展成为新的研究领域。


37.jpg

003.png
五音疗法

Wu yin liao fa

宫调式—do 悠扬沉静,醇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对应乐曲《春江花月夜》《月光奏鸣曲》《秋湖月夜》。

商调式—Re 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对应乐曲《嘎达梅林》《悲怆》《寒江残雪》。

角调式—mi 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具有木的特性,可入肝,对应乐曲《江南好》《江南竹丝乐》。

徵调式—so 热烈欢快、活泼轻松,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对应乐曲《步步高》《狂欢》《金色狂舞曲》。

羽调式—la 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对应乐曲《梁祝》《二泉映月》《江河水》。


003.png

口腔炎

癌症化疗药物治疗相关的口腔黏膜炎,是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之一。高剂量化疗或持续化疗,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更高,属中医学的“口疮”“口糜”发病机制“正虚邪盛”。


中医可从生活起居、运动保健以及饮食、情志护理等方面开展治疗。



698.png



总之,肿瘤患者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可明显减轻肿瘤症状,促进患者的身心状态调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模式,能起到良好的标本兼治效果,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指导专家















215.png

肿瘤外科护士长、主管护师 郭含芳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护士

广东省伤口造口专科护士

广州市护理学会造口伤口分会常委

广东省护理学会伤口造口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广东肿瘤热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癌性伤口、淋巴水肿、压力性损伤等慢性伤口处理;PICC置管与维护;平衡火罐、温通刮痧、耳穴刮痧、督灸、艾灸、杵针等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
同意
患者知情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