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肿瘤病人,在治疗后出现了全身无力、情绪低落、失眠、疲劳等症状,甚至累得像身体“被掏空”,这种情况是因为治疗无效吗?还是因为病情加重了?
这种癌症病人的累叫作“癌症相关性疲乏”。其实,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癌症相关性疲乏在癌症病人积极治疗期间的发生率高达62%以上,在癌症存活者中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将近1/3的患者更是长达5年。

什么是癌症相关性疲乏 癌症与疲乏的关系密切,癌症相关性疲乏是癌症患者最为常见的伴随症状。癌症相关性疲乏是由癌症或癌症治疗引起的一种痛苦的、持续的倦怠或体力不支,与近期运动量不符,且不能通过休息缓解。临床表现为持续2周以上出现疲劳,常伴随着情绪低落,且妨碍日常生活。 癌症相关性疲乏不仅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工作、社会关系、情绪、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可导致部分患者治疗中断,甚至影响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 癌症相关性疲乏的表现 在活动水平变化不大的前提下,癌症相关性疲乏的患者具有明显的疲劳感、无力或需要更多的休息,亦或有不成比例的变化,同时伴有如下症状中的5个及以上: ①全身无力或肢体沉重 ②不能集中注意力 ③情绪低落,兴趣减退 ④失眠或嗜睡 ⑤睡眠后仍感到精力未恢复 ⑥活动困难 ⑦存在情绪反应进而感觉疲乏,如悲伤、挫折感或容易生气 ⑧不能完成原先能胜任的日常活动 ⑨短期记忆减退 ⑩疲乏症状持续数小时不能缓解 癌症相关性疲乏的原因 癌症相关性疲乏为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肿瘤常见症状。目前认为癌症相关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包括: 1、肿瘤性因素 2、抗肿瘤治疗相关性因素(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等) 3、肿瘤并发症或合并症相关因素(贫血、甲状腺功能紊乱、感染、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等) 4、慢性合并症状因素(慢性疼痛、睡眠紊乱及低免疫力等) 5、社会心理因素(应对方式、焦虑和沮丧等)。 癌症相关性疲乏的治疗措施 1、睡眠障碍的管理,包括药物及非药物疗法 2、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进行干预 3、通过营养科专家进行营养管理 4、根据医护人员建议进行中等强度运动 5、推拿和针灸疗法 需要注意的是,当接受抗肿瘤治疗时,可能会出现中重度疲乏,甚至治疗结束后仍存在癌症相关性疲乏临床症状,但这并不代表所采取的治疗措施无效或病情加重。患者应适时调整心态,配合医护人员,及时干预癌症相关性疲乏,并加强对癌症相关性疲乏动态筛查和评估。 参考文献:中国癌症相关性疲乏临床实践诊疗指南(2021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