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养生|防寒保暖,牢记“三防”“四补”

发布日期:2024-01-08


640.png
640.png


1月6日就是小寒节气了,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从节气顺序来说,大寒应该比小寒更为寒冷,其实不然,俗谚说“冷在三九”,而三九天恰在小寒节气内,“三九四九冰上走”也表示三九期间为冬天最寒冷的时段。历年气象记录也表明,小寒确实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所以小寒节气养生要注意防寒和驱寒。


1.jpg

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所以小寒节气养生要注意防寒和驱寒。具体如何做,广州皇家丽肿瘤医院黄浩文副主任中医师给大家来支招。


小寒三候
4.png


小寒也有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2.png


  •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 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 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三防”
4.png
01
防头颈寒


5.png

小寒时节,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要注意头颈部保暖,外出记得穿高领衣服,戴围脖、帽子等保护头颈。



02
防身受凉

6.png


腹部是连接身体上下的枢纽,人体身上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腹部,如神阙、气海、关元等。腹部保暖除了平时要保证穿着外,也可两手搓热后进行按摩。



03
防脚不暖

7.png


寒从脚下起,最好的办法是泡脚,可以用当归、红花、鸡血藤等中药材放于锅中煮成水,每天倒入温水中泡脚使用,可以起到较好的驱寒效果,还可以促进睡眠。

10.png



小寒是全年最冷的节气,饮食上需要注意调理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以下是一些小寒节气的食疗推荐:


图片
当归生姜羊肉汤

11.png


此汤有补血、温中、止痛的功效,适合小寒时节食用。具体做法是将羊肉切块,用生姜爆炒后加入当归和清水煮至熟透,调味即可。

图片
枸杞红枣炖鸡

12.png

将鸡肉切块,加入枸杞、红枣、生姜等材料,用文火慢炖至鸡肉熟透,调味即可。此品能补气养血、温中散寒,适合小寒时节食用。

图片
姜糖茶

将生姜切片,加入红茶或绿茶中,再加入适量的红糖或蜂蜜,煮沸后饮用。此茶能发散寒气、温胃止呕,适合小寒时节饮用。


图片
糯米饭

13.png

将糯米和适量的红枣、桂圆、枸杞等材料一起煮熟,调味后食用。此品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适合小寒时节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疗方案。同时,食疗也需要适量,不要过量食用。

家居养生
4.png

14.png


01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适当参与室外活动,对身体有好处。对于身体的锻炼,即使是在三九严寒下也要坚持不懈。当然,此时的运动养生更要讲究方式和方法。


锻炼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因为室外气温低,身体血液循环缓慢,肌肉韧带、肢体关节灵活性降低,运动中容易发生损伤。

15.png

运动方式可选择快走、慢跑、跳绳、踢毽子或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强度适中的运动。


运动时要注意采取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因为鼻腔粘膜有毛细血管及分泌液,对吸入的气体有温化的作用,可避免气道因受到直接进入的冷空气的刺激而发生痉挛。




02

晒太阳、泡脚,驱走寒气

16.png

晒太阳是很好的生阳方法,不仅可以驱走寒气,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减少抑郁。晒太阳时,建议掌心张开朝向太阳,配合散步或深呼吸,时长控制在半小时到一小时。


由于夜里的阴冷很容易伤人,所以大家在小寒节气要尽量避免夜里出行,如果非要出门的话,出门之前喝点热汤。


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或者加点艾叶,湿气重的可以加点花椒,先煮再泡,助阳效果会更好。




03

按摩身体 促循环

16.png

小寒时节阳气潜伏,利用空闲时间按摩身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驱寒和调理身体的双重功效,主要搓搓以下3个部位。


  • 搓腹部:长期坚持这么做,可以调理脾胃、预防便秘。

  • 搓腰部:能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对缓解腰部酸痛、预防腰肌劳损以及女性的痛经有很好的效果。

  • 搓颈部:大椎穴位于颈后最突出的骨头下方,在人体督脉线上,是阴阳经交会之处。若外出归来全身发冷,可是试试搓揉大椎穴暖身。


04

精神少虑


寒冬养生,还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精神调养上要做到力求其静,含而不露,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640 (1).png

专家介绍:黄浩文

640 (2).png

副主任中医师,曾在三甲医院从医十多年,精通中医脉诊,曾跟随中医大家行医、学习多年,对中医中药学、中医肿瘤学的学术内涵和辨证规范有较深层次的认识,熟读中医经典,遵循经典中的辨证施治的方法,善于中、晚期癌症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康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与癌“和平共处”。对于亚健康的调理及中医治未病有独特研究。曾经至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行肿瘤内科进修,对现代先进的肿瘤诊治知识、手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现任:

东莞抗癌协会委员

东莞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东莞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常委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中医中药管理分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关注我们 及时了解更多癌症资讯
*
*
*
*
关于调整我院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医保结算标准的公告 根据《广州市医疗保障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广州地区非公立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医保结算标准的通知》规定,从2023年6月1日起,我院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执行广州地区三级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即:停用原执行的“2015年版省定价目录”,改用“2021年版广州市定价目录”,新目录的诊疗项目更全面,对参保的人保障范围更广。具体的项目及价格查询可咨询我院工作人员。 特此公告。 疫苗预约请搜索关注“广州皇家丽肿瘤医院”官方公众号,进入小程序预约。我院HPV疫苗,定期在每周一上午10:00,皇家丽官方小程序放号(含九价、四价),可自行预约单针。 咨询电话:400-0086-222
确定
通知
640.png
640.png


1月6日就是小寒节气了,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从节气顺序来说,大寒应该比小寒更为寒冷,其实不然,俗谚说“冷在三九”,而三九天恰在小寒节气内,“三九四九冰上走”也表示三九期间为冬天最寒冷的时段。历年气象记录也表明,小寒确实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所以小寒节气养生要注意防寒和驱寒。


1.jpg

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所以小寒节气养生要注意防寒和驱寒。具体如何做,广州皇家丽肿瘤医院黄浩文副主任中医师给大家来支招。


小寒三候
4.png


小寒也有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2.png


  •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 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 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三防”
4.png
01
防头颈寒


5.png

小寒时节,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要注意头颈部保暖,外出记得穿高领衣服,戴围脖、帽子等保护头颈。



02
防身受凉

6.png


腹部是连接身体上下的枢纽,人体身上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腹部,如神阙、气海、关元等。腹部保暖除了平时要保证穿着外,也可两手搓热后进行按摩。



03
防脚不暖

7.png


寒从脚下起,最好的办法是泡脚,可以用当归、红花、鸡血藤等中药材放于锅中煮成水,每天倒入温水中泡脚使用,可以起到较好的驱寒效果,还可以促进睡眠。

10.png



小寒是全年最冷的节气,饮食上需要注意调理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以下是一些小寒节气的食疗推荐:


图片
当归生姜羊肉汤

11.png


此汤有补血、温中、止痛的功效,适合小寒时节食用。具体做法是将羊肉切块,用生姜爆炒后加入当归和清水煮至熟透,调味即可。

图片
枸杞红枣炖鸡

12.png

将鸡肉切块,加入枸杞、红枣、生姜等材料,用文火慢炖至鸡肉熟透,调味即可。此品能补气养血、温中散寒,适合小寒时节食用。

图片
姜糖茶

将生姜切片,加入红茶或绿茶中,再加入适量的红糖或蜂蜜,煮沸后饮用。此茶能发散寒气、温胃止呕,适合小寒时节饮用。


图片
糯米饭

13.png

将糯米和适量的红枣、桂圆、枸杞等材料一起煮熟,调味后食用。此品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适合小寒时节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疗方案。同时,食疗也需要适量,不要过量食用。

家居养生
4.png

14.png


01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适当参与室外活动,对身体有好处。对于身体的锻炼,即使是在三九严寒下也要坚持不懈。当然,此时的运动养生更要讲究方式和方法。


锻炼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因为室外气温低,身体血液循环缓慢,肌肉韧带、肢体关节灵活性降低,运动中容易发生损伤。

15.png

运动方式可选择快走、慢跑、跳绳、踢毽子或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强度适中的运动。


运动时要注意采取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因为鼻腔粘膜有毛细血管及分泌液,对吸入的气体有温化的作用,可避免气道因受到直接进入的冷空气的刺激而发生痉挛。




02

晒太阳、泡脚,驱走寒气

16.png

晒太阳是很好的生阳方法,不仅可以驱走寒气,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减少抑郁。晒太阳时,建议掌心张开朝向太阳,配合散步或深呼吸,时长控制在半小时到一小时。


由于夜里的阴冷很容易伤人,所以大家在小寒节气要尽量避免夜里出行,如果非要出门的话,出门之前喝点热汤。


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或者加点艾叶,湿气重的可以加点花椒,先煮再泡,助阳效果会更好。




03

按摩身体 促循环

16.png

小寒时节阳气潜伏,利用空闲时间按摩身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驱寒和调理身体的双重功效,主要搓搓以下3个部位。


  • 搓腹部:长期坚持这么做,可以调理脾胃、预防便秘。

  • 搓腰部:能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对缓解腰部酸痛、预防腰肌劳损以及女性的痛经有很好的效果。

  • 搓颈部:大椎穴位于颈后最突出的骨头下方,在人体督脉线上,是阴阳经交会之处。若外出归来全身发冷,可是试试搓揉大椎穴暖身。


04

精神少虑


寒冬养生,还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精神调养上要做到力求其静,含而不露,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640 (1).png

专家介绍:黄浩文

640 (2).png

副主任中医师,曾在三甲医院从医十多年,精通中医脉诊,曾跟随中医大家行医、学习多年,对中医中药学、中医肿瘤学的学术内涵和辨证规范有较深层次的认识,熟读中医经典,遵循经典中的辨证施治的方法,善于中、晚期癌症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康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与癌“和平共处”。对于亚健康的调理及中医治未病有独特研究。曾经至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行肿瘤内科进修,对现代先进的肿瘤诊治知识、手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现任:

东莞抗癌协会委员

东莞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东莞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常委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中医中药管理分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
同意
患者知情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