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前路多黑暗,总有一束光为你而亮。——题记
22岁,本该是恣意挥霍的年纪,但一纸“结肠恶性肿瘤”的诊断,让小林的青春突然失去了色彩。
坎坷求医路
2021年春天,因为打嗝、呕吐、腹痛就诊,确诊肠梗阻。后进行手术,术中确认肠梗阻由肠内肿瘤引发,随即进行了右半结肠切除术并造瘘术,病理提示右半结肠中-低分化腺癌。(注:所谓结肠中-低分化腺癌,代表结肠癌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对比较低,也就是结肠癌细胞的恶性程度相对比较高。)
经过4次化疗,小林再次回到医院行肠道回纳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就在他以为自己的人生将回到正常的轨道时,当年11月,小林晚餐后出现呕吐、上腹痛,并逐渐加重,遂再度求医。因用药后疗效不佳,唯有手术才可以寻找到病因及治疗方向。
光是想象到儿子身上要再有一道伤疤,小林的妈妈心痛不已,更遑论那些复杂且疲惫的术前谈话,但这时除了接受手术,他们别无选择。
手术后他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医生告知他们,小林“小肠壁及肠系膜大量白色结节,考虑转移性低分化腺癌”,只能化疗。
癌症转移和新一轮的化疗治疗,打击着少年的意志,他出现多种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痛、皮肤黄染;营养不良;精神差、睡眠差。为寻求更好的治疗条件和安养环境,在朋友的推荐下,小林举家千里迢迢来到广州皇家丽肿瘤医院。

小林妈妈还记得,刚转到皇家丽肿瘤医院时,小林“身上还插着胃管,浑身不舒服,整个人状态很差。只能坐在轮椅上”。
入院后,肿瘤内科主任马兰英教授迅速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明确患者诊断:右半结肠恶性肿瘤晚期,合并肝功能重度异常,经讨论重新拟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邀请营养科李慧主任制定营养方案,力求在缓解现有症状的同时,最大程度帮助患者提升生存质量。
倾心关怀、悉心呵护
从上海转过来的小林,因疫情原因,按规定需要进行7天隔离。为满足患者隔离期间的医疗需求,夏敏护士自告奋勇承担起小林隔离期间的护理任务。
“一开始他连房间的灯都不开,整天就是睡觉,不愿意跟我们沟通交流。一来是插着胃管,总是想吐,又舟车劳顿,人很不舒服;其次,不管是之前的上海还是现在的广州,都不是他熟悉的环境,他有很强的漂泊感,不知道怎么去适应。但这样封闭的状态,对他的病情恢复是很不利的。”
为了让小林开朗起来,夏敏每天在护理工作的间隙,都会跟小林分享一些趣事。渐渐地,小林慢慢打开了心扉,逐渐开朗起来,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心情,偶尔也会像这个年纪的孩子一样调皮,偷偷吃一些医嘱上不准的东西,换得第二天的肚子痛,让夏敏和小林妈妈又好笑又心疼。
自从小林住院,他的妈妈就一直陪在身边。大量案例指出,肿瘤患者家属的抑郁风险远高于患者,因为他们背负了更多压力,故在照护患者的同时,肿瘤内科的医护也会花时间去陪伴家属、关怀家属。
小林是阿姨唯一的孩子,管床医生张晓莹深刻地记得,刚来院时因为阿姨总是红着眼睛,于是在一次谈话中她委婉地询问是否有考虑再生一个孩子,但阿姨却表示,“不管再生几个,都不会是他”。
这让晓莹医生很触动,“以前听别人讲,如果世界真的有‘以命换命’,那医院的天台上一定站满了母亲。”
面对坚强又绝望的母亲,张晓莹医生确认,自己一定要竭尽所能地帮到这个家庭。
工作之余,马兰英主任、张晓莹医生和科室的护士总会自发地陪着小林妈妈,和她聊天,听她诉说内心的不安,为她解释、宽慰她。
“我常常觉得,阿姨坚强到让人心疼。”夏敏告诉我们,“尽管阿姨也经常因为报告上不好的信息而伤心,但每次我问她害不害怕时,她都回答说,‘我不怕,儿子就是我最大的信心’。”
因此,每当看到小林的检查单上有好的结果,或者是小林的状态比前一天更好,夏敏就会跟小林妈妈“夸夸他”。
“患者一点小小的进步与好转,对家属来说都是莫大的安慰。护士不像医生,可以去钻研去发现更精湛的医疗技术来为患者减轻痛苦,但我们可以用语言和行动去缓解他们的焦虑和紧张。比如在每一个他们需要得到认同的时间点,第一时间做到,让他们得到信心,有更积极的心态去对抗疾病。”
入院后,经过肿瘤内科、营养科的通力协作,小林的情况有了良好的改善:营养情况好转、睡眠质量提升。最让小林妈妈欣慰的是,小林从刚开始插着胃管,到实现拔管;从什么都不能吃,到可以喝一点水,再到可以喝一点米汤,最后到已经可以喝粥。
在静养之余,小林也会打打英雄联盟,在游戏里享受着少年人的乐趣。
看着小林逐日见好,小林妈妈的心也安稳了下来,“之前护士小姐姐说照这个进展,很快就可以出院了呢。我的第一反应是,能不能迟些再谈出院?住在这,我心里头才安稳。”
听到这句时,坐在病床边上的小林忍不住插了一句,“谁说不是呢?马主任、夏姐姐都很好,在外面吃到什么好吃的,都会给妈妈带回来一份。”
在院期间,马兰英主任、张晓莹医生每天都会到床旁,为小林及家属详细讲解治疗方案及用药,耐心告知患者用药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说注意不可吹风等等;也会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
从症状控制、舒适护理到心理护理,肿瘤内科所提供的是全方位的照护。
肿瘤内科:提升患者生存幸福感的守护者
肿瘤内科是全面评估和规划、协调各种治疗的主要学科。其所承担的工作包括患者全面评估、治疗目标和步骤的协调,以及治疗的随诊、疗效的巩固、各种治疗手段所致、近期和远期不良反应的预防、治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肿瘤内科实际上是一个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全方位关怀的科室。

皇家丽肿瘤医院-肿瘤内科,自建设之初始终致力于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针对性、个性化诊疗方案,不断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依托丰富的院内外资源,大力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工作,为不同的肿瘤患者量身定制专属诊疗方案,给予针对性的诊治管理,最大限度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专业支撑。
医者仁心,见彼之苦,若己有之。虽说现代医学昌明,却仍有边界尚未被突破,但马兰英主任认为,“作为医生,我们不能轻易放弃每一个病人。相反的,更应竭尽所能,充分评估患者实际,仔细设计治疗方案,满足病人的诉求,为患者缓解和解除病痛,让他们重燃对生存的希望,重享生命的喜悦。”
这次治疗,是小林第一次来到广州。或许眼下在他的世界里,广州只是皇家丽肿瘤医院,但他和妈妈始终相信着,“等好起来,就可以……”,比如“等你好了,我们再来广州好好玩一趟。妈妈也带你去吃好吃的。”
医学有界,但关怀,可以抵达更远更阔的地方,犹如在黑暗的匣子中乍现的一丝光亮,或许微弱,但总能安抚到惴惴不安的灵魂。
皇家丽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以高质量的医疗品质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秉持着“敬佑生命”的初心,成为提升患者生存幸福感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