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肠管护理

发布日期:2022-11-15

1.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给予口腔护理2次,为防止误吸应当抬高床头30-45度,采用专用营养泵输注并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

1.png

2.每次输注营养液前,要检查鼻肠管留在外面的长度,防止鼻肠管滑脱。并检查胃潴留情况,具体检测方法:可以抽吸胃内容物,若自上一次喂养后2小时胃内容物有100ml或1小时后约有50%喂养物残留在胃内时存在胃潴留,应立即停止营养液输入,根据情况改变喂养途径或喂养方式。

3.每次使用前后应至少用20ml无菌水或温开水冲洗管道检查是否通畅。对于使用持续地给予肠内营养的患者,应每6~8小时冲管一次。对于营养物质较粘稠的应适当增加冲管次数。

4.如需经鼻肠管给予口服药物的患者,具体方法:先将药物分开研碎、充分溶解、稀释,然后暂停肠内营养泵,用20ml温开水冲洗鼻肠管,将已经溶解好药物注入鼻肠管内,注入药物后再用20ml温开水冲洗鼻肠管,开启肠内营养泵,在特护单记录药液及水的用量。

5.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腹泻等情况,并注意大便的量、色、质。

6.观察治疗效果,记录24小时出入量。按医嘱定期监测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与血糖,尿常规。

7.必须使用专用肠内营养液喂养,如院内营养餐、TPF等,禁止使用家属自制营养液,以防堵管。

8.在肠内营养喂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喂养不当导致的误吸②胃潴留③喂养管阻塞④鼻管引起机械性刺激导致鼻咽及食道损伤⑤喂养管移位及脱出⑥胃肠道反应: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

9.预防喂养管阻塞的方法:(221)

2——两小时冲管

2——20ml温开水冲管

1——1小时巡视一次

10.发现堵管后的处理方法:

一冲:用20ml空针抽吸温开水冲管

二抽:用空针尽量把管道中残留的营养液抽吸出来

三推注:用碳酸氢钠或可乐推注到管道中尽量多点

四等待:等待30-60分钟

五重复:如果不通继续重复以上操作

备注:如果连续两次冲不通,汇报医生后再处理。(切勿应用导丝


关注我们 及时了解更多癌症资讯
*
*
*
*
关于调整我院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医保结算标准的公告 根据《广州市医疗保障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广州地区非公立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医保结算标准的通知》规定,从2023年6月1日起,我院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执行广州地区三级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即:停用原执行的“2015年版省定价目录”,改用“2021年版广州市定价目录”,新目录的诊疗项目更全面,对参保的人保障范围更广。具体的项目及价格查询可咨询我院工作人员。 特此公告。 疫苗预约请搜索关注“广州皇家丽肿瘤医院”官方公众号,进入小程序预约。我院HPV疫苗,定期在每周一上午10:00,皇家丽官方小程序放号(含九价、四价),可自行预约单针。 咨询电话:400-0086-222
确定
通知
1.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给予口腔护理2次,为防止误吸应当抬高床头30-45度,采用专用营养泵输注并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

1.png

2.每次输注营养液前,要检查鼻肠管留在外面的长度,防止鼻肠管滑脱。并检查胃潴留情况,具体检测方法:可以抽吸胃内容物,若自上一次喂养后2小时胃内容物有100ml或1小时后约有50%喂养物残留在胃内时存在胃潴留,应立即停止营养液输入,根据情况改变喂养途径或喂养方式。

3.每次使用前后应至少用20ml无菌水或温开水冲洗管道检查是否通畅。对于使用持续地给予肠内营养的患者,应每6~8小时冲管一次。对于营养物质较粘稠的应适当增加冲管次数。

4.如需经鼻肠管给予口服药物的患者,具体方法:先将药物分开研碎、充分溶解、稀释,然后暂停肠内营养泵,用20ml温开水冲洗鼻肠管,将已经溶解好药物注入鼻肠管内,注入药物后再用20ml温开水冲洗鼻肠管,开启肠内营养泵,在特护单记录药液及水的用量。

5.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腹泻等情况,并注意大便的量、色、质。

6.观察治疗效果,记录24小时出入量。按医嘱定期监测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与血糖,尿常规。

7.必须使用专用肠内营养液喂养,如院内营养餐、TPF等,禁止使用家属自制营养液,以防堵管。

8.在肠内营养喂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喂养不当导致的误吸②胃潴留③喂养管阻塞④鼻管引起机械性刺激导致鼻咽及食道损伤⑤喂养管移位及脱出⑥胃肠道反应: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

9.预防喂养管阻塞的方法:(221)

2——两小时冲管

2——20ml温开水冲管

1——1小时巡视一次

10.发现堵管后的处理方法:

一冲:用20ml空针抽吸温开水冲管

二抽:用空针尽量把管道中残留的营养液抽吸出来

三推注:用碳酸氢钠或可乐推注到管道中尽量多点

四等待:等待30-60分钟

五重复:如果不通继续重复以上操作

备注:如果连续两次冲不通,汇报医生后再处理。(切勿应用导丝


">
同意
患者知情协议